野夏燎原_第175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75章 (第2/2页)

来就逐渐身临其境,像是成为了周楚澜跟李卓曜故事里面的旁观者,跟着他们笑,也跟着他们哭。故事延展的过程大概是:“最多10万字我上炕都费劲”、“哦好像可以15万字”、“嗯?回忆线还没写,感觉完结20万字”、“完了要奔着25万字了我怎么还没写完”到最后就变成了31万字的小长篇。

    《野夏燎原》的诞生现在想来也有点不太容易,比如一开始想要过签的脑洞是教授攻vs海豚受的故事,前三万字写了两个月,一直都感觉平平,五一放假的时候远在西安的闺蜜喊我出去旅游说找找灵感,换了好几个旅游地最后决定一起去贵州玩——正好我2017年冬天的时候去了独山县,在当地度假一样地住了一个半月,非常喜欢那里的山民和村子。于是就抱着故地重游的心情坐上武汉到贵阳的高铁,那天下着特别细的雨,我靠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风景,看着淋了雨的树木和远方的群山,qq音乐的日推给我推了伍佰的《被动》,忽然一个脑洞跃入脑海,然后在高铁上一气呵成,用一个半小时在手机上迅速写完第一章 ,就是现在《野夏燎原》的第一章。

    于是那个死磕两个月的海豚脑洞就这么被我放弃了,开始认真地写《野夏燎原》。记得连载的时候是暑假档神仙打架,在犄角旮旯的位置坐牢坐了很久,大概连载了快两个月收藏才破100,连载三个多月的时候收藏才破千,前面的20万字差不多都是单机写的。中间也有无数次想过要不要断更开新文,但又实在割舍不下人物。我太了解我自己,这时候放下了这个故事,未来什么时候还有心神捡起来真的不可知。而他们的故事还没完成,结局还等着我,不拆一桩婚!于是索性心一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就凭着自己的手感一口气往下写,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给我的阿澜还有阿曜我能给到的最好结局,我不后悔,就足矣。

    《野夏燎原》有过很多次差点胎死腹中的时刻,但我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,中途没有摆烂、有尽自己最大努力对人物负责。所以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。到了后来,《野夏燎原》得到了很多读者朋友们的喜欢(我真的觉得很多啦!),真的是我的超意外之喜。喜欢看评论区大家的留言跟互动,也感谢各位对我的善意批评指正。这个故事虽已完结,但我依然觉得有很多遗憾,唯奈何肚中实在文墨已空,只好摇头叹气地回身对周楚澜跟李卓曜说“妈妈真的尽力了”。

    写文又怎么会没有遗憾呢。这个故事如果换一个时间让我写,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,我时常想,如果我在文笔跟技法更加成熟一点的时候遇到这个脑洞,会不会完成时的遗憾更少一些呢?但到了那个时候,故事的走向也许会改变。也许主角的名字不会再叫周楚澜跟李卓曜,也许会被改了性格,人物也不再是当下的人物,想到这里我便释然。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在当下某个时期的限定产物,只要存在都有意义,只要能给哪怕一位读者带来过感动,它就完成了它的价值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