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难以启齿的性遇,一生不能忘怀的思念_【一段难以启齿的性遇,一生不能忘怀的思念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【一段难以启齿的性遇,一生不能忘怀的思念】 (第1/21页)

    2021年11月10日

    我的老家在乡下,190年7月,我考入距家17华里的县7中。

    这是一所重点中学,虽然面向全县招生,可除了分片和走后门入学的外,鲜有考生能凭学习成绩进入。

    只有我们10几个成绩特别优秀的才有幸就读。

    说是县中,其实校址在一个乡政府所在的小镇上。

    校舍破烂不堪,但比起我读书的小学还是好多了,至少房子排列很整齐,而且还有一个全镇最大的操场。

    大多数学生是官宦子弟,尽管学校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帮助,比方几间不大的宿舍都分给他们,但对我们这些凭实力考入的学生还是给了足够的重视。

    一是把我们每班分一个,既可作为同学的榜样也方便老师辅导;二是明确我们可以做课代表不允许担任班干部;三是暗地嘱咐老师们对我们在学习上给以特殊的关照。

    鬓发斑白的老校长在单独给我们开会时说:「现实就是这样,我也没办法,你们是学校的宝贝疙瘩,学校的这块牌子就靠你们撑着了……」

    最后的几句话明显带着幽怨、凄凉和无奈。

    老校长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,文化不高却很有正义感和人情味儿,我们都很感动。

    开始,我们骑自行车来回奔波,可入秋后天越来越短,还没放学天就黑了。

    学校让几个女生挤在女老师宿舍,而我们几个男生实在没办法。

    那天校长和教导主任把我们几个叫到一起说:「唉!怎么办呢?看你们这么起早贪黑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啊!再说也不安全。你们在镇上有没有亲戚?能不能投靠一下?开了春,天长了就好办了。」

    几天后同学们都投亲靠友了,偏我在镇上乃至镇周围没有亲戚。

    只好继续起早贪黑。

    又过了几天老校长找到我说:「以前在我们学校驻校的老贫农家里有地方,老贫农是没了,他儿子很憨厚,同意你到他家去住。你自己带上粮食,学校有煤,乘没人的时候你推一车去,如果有人问你就说我让推的……。」

    周六的下午,我推着自行车正准备回家,老校长看见了,有点不高兴的说:「给你说好了的为什么不抓紧办?」

    「我想回家先把粮食带来。」

    「恩,这样吧,今天我送你去认门儿,明天你带粮食来自己去。」

    老校长说完指着教师食堂门旁的手推车说:「去把车推来。」

    老校长亲自操锹和我一起选大块煤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

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